
近年来,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日益完善,我国在大气污染防治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然而,从近期亳州市生态环境局公布的几起典型案例来看,部分企业在挥发性有机物(VOCs)治理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凸显了企业自身在环保管理上的漏洞,也反映出在推动企业落实环保责任的过程中,仍面临诸多挑战。
一、企业VOCs治理的典型问题
从亳州市公布的案例来看,企业VOCs治理中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未按规定安装污染防治设施
在亳州市裕同印刷包装有限公司的案例中,该公司过胶、点胶工序未按照项目环评报告表、批复要求配套安装污染收集处理装置。这种行为直接导致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含挥发性有机物废气未经有效处理便排放到大气中,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这反映出部分企业在项目规划和建设过程中,未能充分重视环保要求,或者为了节省成本,故意忽视污染防治设施的安装。
(二)未按规定使用污染防治设施
利辛县荣诚玻璃有限公司和安徽达名门业有限公司的案例均属于此类问题。利辛县荣诚玻璃有限公司在玻璃封胶工序中,配套的活性炭吸附装置未开启;安徽达名门业有限公司的二级活性炭吸附设备在生产过程中也未运行。这种现象表明,部分企业虽然安装了污染防治设施,但在实际生产中并未按照规定使用,存在应付检查的心态,一旦检查人员离开,就停止运行污染防治设施,这种行为不仅违反了法律规定,也严重损害了生态环境。
(三)未在密闭空间中进行生产活动
亳州市美佳宜塑料制品有限公司的案例中,该公司热熔、注塑工序产生的含挥发性有机物废气的生产活动未在密闭空间中进行,车间大门和多扇窗户敞开,导致废气直接排放到大气中。这种行为不仅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的相关规定,也反映出企业在生产管理上的粗放和不规范。企业未能采取有效的密闭措施,使得废气在生产过程中随意扩散,增加了治理难度,同时也对周边环境和居民健康造成潜在威胁。
二、企业VOCs治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企业环保意识淡薄
部分企业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存在侥幸心理,认为环保部门不会频繁检查,或者即使被查到,罚款金额也相对较小,不会对企业造成太大影响。这种错误的认知使得企业在环保投入和管理上敷衍了事,未能真正落实生态环境保护主体责任。
(二)企业经济利益驱动
安装和运行污染防治设施需要一定的资金投入和运营成本,部分企业为了追求经济利益*大化,选择节省这部分成本。例如,安装一套高效的VOCs治理设备可能需要数十万元甚至上百万元的资金投入,而设备的运行和维护也需要定期投入人力、物力和财力。对于一些中小企业来说,这笔费用可能会对其利润产生较大影响,因此它们选择逃避环保责任。
(三)监管力度有待加强
尽管生态环境部门不断加大力度,但面对众多的生产企业,监管力量仍然相对薄弱。一些企业利用监管漏洞,在非检查时段违规生产,或者在检查时采取临时应对措施,逃避监管。此外,部分地区的标准和处罚力度不够统一,也使得一些企业对环保法规的敬畏之心不足。
三、加强企业VOCs治理的对策建议
(一)强化企业环保意识
生态环境部门应加强对企业的环保宣传教育,通过举办培训班、发放宣传资料、开展案例警示教育等多种形式,提高企业对VOCs治理重要性的认识,增强企业的环保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鼓励企业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将环保作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主动地履行环保义务。
(二)加大经济激励与惩罚力度
一方面,政府可以通过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政策手段,鼓励企业安装和使用高效的VOCs治理设备,降低企业的环保成本。例如,对安装符合标准的污染防治设施的企业给予一定比例的资金补贴,或者对通过环保验收的企业给予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另一方面,要加大对违法企业的处罚力度,提高违法成本,使企业不敢轻易违法。对于未按规定安装或使用污染防治设施的企业,不仅要依法进行罚款,还可以采取停产整顿、限制生产等措施,情节严重的要追究企业相关负责人的法律责任。
(三)完善监管机制
生态环境部门应进一步完善监管机制,加强对企业的日常巡查和随机抽查,增加检查频次和覆盖面,确保企业能够持续稳定地遵守环保法规。同时,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如在线监测系统、无人机巡查等,提高监管效率和精准度。此外,要建立健全公众监督机制,鼓励公众积极参与环保监督,对发现的企业违法排污行为进行举报,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环保的良好氛围。
(四)推动行业自律
行业协会应充分发挥自身作用,制定行业自律规范,引导企业自觉遵守环保法规,加强行业内部的监督和管理。通过组织企业间的交流与合作,推广先进的VOCs治理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整个行业的环保水平。同时,行业协会可以与生态环境部门合作,共同开展行业环保专项整治行动,对违规企业进行联合惩戒,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
四、结语
VOCs治理是大气污染防治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的积极参与和有效落实是实现VOCs减排目标的关键。亳州市生态环境局公布的这些典型案例,为我们敲响了警钟,也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只有通过强化企业环保意识、加大经济激励与惩罚力度、完善监管机制以及推动行业自律等多方面的努力,才能促使企业真正落实VOCs治理责任,共同守护我们的蓝天白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