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为什么要降低VOCs废气的相对湿度?
答:在废气处理过程中,如沸石转轮、活性炭吸附或RHO电化学催化除臭等工艺,通常需将VOCs废气相对湿度控制在80%以下。这不仅有利于提升废气处理设备的运行效率和稳定性,还能减少设备故障风险和维护成本,同时对后续的废气净化效果也有积极影响。
问:如何经济地降低废气湿度?
答:采用“先降温,再升温”的方法较为经济。先通过降温使废气中的水蒸气冷凝成液态水并分离出去,降低废气的绝对湿度;然后再升温,在绝对湿度不变的情况下,由于饱和水蒸气压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相对湿度就会显著降低。整个过程关键在于精准控制温度变化,找到*经济的降温和升温方式,这需要结合具体工艺和设备条件来确定。
问:降温阶段是如何影响废气湿度的?
答:当废气温度降低时,其饱和水蒸气压也随之下降。如果温度降至足够低,如露点以下,部分水蒸气就会冷凝成液态水并从废气中析出。例如,废气初始温度为40℃、相对湿度80%时,降温至10℃后,饱和水蒸气压大幅降低,多余的水蒸气冷凝后被分离,绝对湿度显著减少。
问:升温阶段又是如何降低相对湿度的?
答:相对湿度是实际水蒸气含量与当前温度下饱和水蒸气量的比值。在降温阶段冷凝分离出部分水蒸气后,废气中的实际水蒸气含量减少。当进行升温操作时,饱和水蒸气压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而实际水蒸气含量基本不变,因此相对湿度就会显著降低。例如,废气降温至10℃后冷凝分离,再升温至30℃时,饱和水蒸气压升至4.24kPa,实际水蒸气压仍为1.0kPa,此时相对湿度约为23.6%,远低于初始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