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技术文章
烧结烟气中NOx排放的主要影响因素
2019-05-24 10:17:49 来源:山东新泽仪器有限公司一、原料参数对NOx排放的影响规律
针对2014年某钢厂1号烧结机的烟气NOx排放与实际生产原料条件参数,采用SPSS软件的相关性分析功能模块进行统计分析[5],以确定显著影响烧结烟气NOx排放的主要原料条件参数,并明确其影响规律,以便为控制烧结过程烟气NOx排放水平提供支持。
1、矿物类型对NOx排放的影响
铁矿粉是烧结的主要原料,不同矿物类型的铁矿粉因其具有不同的高温特性,从而对NOx的生成及还原作用产生不同的影响。将1号烧结机混匀矿大堆所使用的主要矿种比例与烧结烟气中NOx浓度进行相关性统计分析,结果列于表1中。
表1混匀矿中铁矿粉的矿物类型与烟气中NOx质量浓度的相关分析
相关性分析的研究结果表明[6],赤铁矿、褐铁矿的使用比例与烧结烟气中NOx质量浓度呈较弱的正相关关系,表明提高混匀矿中赤铁矿、褐铁矿的使用比例可能不利于控制烧结烟气中NOx质量浓度处于较低水平;而半褐铁矿的使用比例与烟气中NOx质量浓度呈较强的负相关关系,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保持半褐铁矿的使用比例在较高水平时,有利于降低NOx的排放水平。
分析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半褐铁矿是1种同化温度较低的铁矿粉,即在烧结过程中会较早地产生铁酸钙等低熔点液相,而铁酸钙具有促进NOx还原的作用,因此降低了NOx的排放[7];另一方面,相较于赤铁矿其熔化产生液相所需的热量更少,因此所需燃料量更少,从而减少NOx的生成。
褐铁矿因其含有大量的结晶水,而结晶水挥发需要消耗热量,因此所需燃料量亦增多,从而使得NOx的排放增加。
2、熔剂结构类型对NOx排放的影响
某钢厂1号烧结机中使用的熔剂主要有石灰石、生石灰、白云石,按照熔剂的主要成分可以分为钙质熔剂与镁质熔剂。表2为该钢厂的各种熔剂的使用比例与烧结烟气中NOx质量浓度的相关性分析结果。
表2熔剂结构类型与NOx浓度的相关分析
根据相关性分析结果,钙质熔剂使用比例与NOx的质量浓度呈负相关,且相关性系数较高;镁质熔剂白云石的使用比例与NOx质量浓度呈正相关,相关性系数较低。有研究表明,CaO本身对燃烧过程中产生的NOx具有还原作用;此外,也有研究表明在烧结过程中铁酸钙类矿物对CO还原NOx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铁酸钙(CaO·Fe2O3)是高碱度烧结矿的主要粘结相,烧结矿中的CaO含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其铁酸钙类矿物的含量。
根据统计分析的结果表明钙质熔剂比例与成品烧结矿中CaO含量呈正相关关系,相关性系数为0.567,说明二者之间有较强的相关性。因此,提高钙质熔剂比例将有利于铁酸钙的生成,从而促进NOx的还原作用,可达到降低烟气中NOx质量浓度水平的目的。
3、固体燃料类型对NOx排放的影响
燃料型NOx的生成受到燃料类别、氮元素含量及燃料粒度等因素的影响。某钢厂1号烧结机所用固体燃料主要为焦粉和无烟煤,由于烧结混合料中固体燃料配比相对稳定、变化较小,导致固体燃料使用比例与烧结烟气中NOx质量浓度之间的Pearson相关系数仅为0.063,近似等于0,呈现不相关关系。
因此,在探讨固体燃料类型对NOx排放的影响规律时,将固体燃料比例固定,研究焦粉和无烟煤的比例变化对烟气NOx排放的影响规律。根据固体燃料比例样本数据的分布规律,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固体燃料比例为3.3%~3.5%的样本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研究,结果见表3。
表3固体燃料类型与NOx质量浓度的相关分析
根据统计分析的结果表明,在固体燃料配比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提高烧结燃料结构中焦粉的比例、降低无烟煤的比例,有利于降低烟气中NOx的质量浓度。产生这一结果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的原因。
①燃料的氮含量及其分配的影响
随着燃料中氮含量的增加,燃烧过程生成NOx的速率和质量浓度都将增加,对于烧结固体燃料焦粉与无烟煤而言均如此。
煤中的氮元素以环状含氮有机化合物形式存在,燃烧过程中首先随同挥发分从燃料中析出的含氮化合物,称之为挥发分N。残留在焦炭中的含氮化合物称之为焦炭N。挥发分N中*主要的氮化合物是HCN和NH3,二者氧化生成NOx。焦炭N的析出比较复杂,与其在焦炭中N-C、N-H之间的结合状态有关。由焦炭N生成的NOx占燃料型NOx的20%~40%[8-10]。
煤的w(N)一般为0.4%~2.9%。该钢厂烧结用无烟煤的w(N)大多小于1.4%,焦炭的w(N)则基本在1%以下。而燃料中挥发分N转化为NOx所需要的前驱体化合物HCN,NH3决定于挥发分含量和氢含量。因此,结合燃料型NOx生成机理可知,要控制固体燃料燃烧生成的NOx,不仅要关注燃料中的氮含量,还应关注其挥发分和氢含量。
②燃烧粒度对NOx生成特性的影响
研究表明,焦粉粒度1~3mm时,NOx的生成量和燃料N的转化速度均为*高;其次是3~5mm和0.5~1.0mm;而小于0.5mm和大于5mm粒级焦粉的NOx生成量和燃料N转化率均低于前述粒级。而烧结用焦粉粒度控制一般为-3mm粒级比例占85%以上,且烧结理论要求焦粉粒度为0.5~3.0mm。因此,烧结生产中应跟踪和控制焦粉中3~5mm和大于5mm粒级的比例,即避免焦粉跑出,有助于减少燃料NOx的生成。
烧结用无烟煤由于可磨性低于焦炭,破碎后的无烟煤粉粒度要小于焦粉,一般可达1mm以上。有试验研究表明[11],无烟煤在热解过程中,随着粒度的细化,挥发分氮转化率增加,但不超过45%;相应地,焦炭氮转化率有所降低,并保持55%以上。由此可见,在烧结过程中,尽管无烟煤粉由挥发分氮生成NOx的量小于焦炭氮的生成量,但是因其粒度细仍将有较高比例的挥发分氮转化为NOx。
综上所述,烧结固体燃料不仅在用量上,而且在品种和结构上对烟气中NOx质量浓度均有一定影响。因此,从控制燃料NOx生成角度,烧结固体燃料应优先选择焦粉,而不用无烟煤。如果使用无烟煤,则应选择氮含量、氢含量和挥发分均较低的煤种。
二、工艺参数对NOx排放的影响规律烧结工艺因素重点考察烧结矿碱度、冷态透气性、料层厚度与烧结终点(BTP)位置4个参数对烟气NOx排放的影响。相关性分析结果列于表4中。
表4工艺参数与NOx质量浓度的相关分析
由相关性分析的结果可以看出,烟气中NOx质量浓度与烧结矿碱度、冷态透气性、BTP位置呈负相关关系,即采取提高烧结矿碱度、改善料层透气性、将烧结终点位置适当提前等相关的工艺参数调整手段可以降低NOx的排放。分析原因可知,铁酸钙具有催化NOx还原的作用。
在烧结体系中铁酸钙(尤其是铁酸一钙CF)能够催化CO还原NOx的反应,对于控制NOx排放有显著效果。由Fe2O3-CaO-SiO2三元系相图可知,当碱度大于1.87时液相成分以铁酸盐为主,当碱度小于1.87时液相成分则以硅酸盐为主。
实际检测该钢厂烧结矿,在碱度1.85时,铁酸钙质量分数(20%~30%)已经大于硅酸盐(10%~15%),而提高碱度后更有利于铁酸钙的生成。因此,烧结矿的碱度与烟气NOx排放呈负相关关系。
冷态透气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料层在高温状态下的透气性,通过适当调整混合料的水分配给量、延长混合制粒的时间等技术手段可使料层透气性得到改善,从而在负压一定的条件下增加了抽风量。虽然风量增加会提高料层中的氧气质量浓度促进燃料燃烧产生NOx,但相对于这方面,风量的增加也起到稀释烟气中NOx质量浓度的作用。因此,改善料层冷态透气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烧结烟气中NOx的排放。
烧结料出点火保温炉后,风箱中NOx质量浓度迅速上升并达到近600mg/m3的*高水平,随后经过两段下降速度不同的过程,在烧结废气温度达*高(BTP)的风箱后降至100mg/m3以下[12]。
NOx质量浓度曲线中较高的几个点可能与点火阶段以及烧结初期空气过剩系数较高有关。因此,适当调整空气过剩系数,缩短点火保温炉至烧结终点(BTP)之间的距离,将烧结终点位置(BTP)提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NOx的排放,但这可能需要降低生产负荷。
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料层厚度与NOx的排放之间呈较弱的负相关关系,说明厚料层烧结有助于减少NOx的排放。分析可知,烧结料层高度提高对降低烧结过程NOx排放有以下2个方面的作用:
一方面,由于厚料层烧结的自动蓄热作用,有利于高温保持时间延长和液相的形成,故采用厚料层烧结技术可适当减少烧结燃料用量,即减少了燃料N的带入量,从而使烧结过程中燃料型NOx的产生相应减少;另一方面,由于燃料用量减少有利于料层局部的氧位提高,可促进铁酸钙的形成,也有利于NOx的还原,从而降低其排放。
山东新泽仪器有限公司专注cems烟气在线监测系统、voc在线监测设备、氨逃逸分析仪、过程气体分析系统、气体分析仪等产品。 新泽仪器在成立之初就以客户体验为中心,始终以产品质量为发展的基石,致力于打造气体分析仪行业的一线品牌。山东新泽仪器有限公司将始终以一流的技术与管理、真诚的服务和求精务实的工作作风,在开拓进取的道路上不断奋进。lm
上一篇:烧结过程中氮氧化物的产生途径下一篇:锅炉烟气烟尘监测流程及注意事项新发布
-
产品搜索
公司动态
- 山东新泽圆满完成某电力公司VOC在线监测系统安装,成功交付助力环保监控
- 新泽参展动态:第25届中国环博会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盛大开幕
- 重大突破!我们的零气发生器荣获专利,又创新突破!
- 喜贺!新泽又添防爆冷凝器和零气发生器实用新型专利证书
- 《固定污染源废气 非甲烷总烃连续监测系统技术规范》国家标准 8.1日起实施
- 热力公司2台超低烟气在线监测系统2台氨逃逸已安装完毕
- 近期生态环境部曝光了一批排污许可违法违规的典型案例,请问违规的问题集中在哪些方面?有什么突出的特点?下一步将采取怎样的措施加强管理?
- 山西:关于进一步加快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和监测评估工作的通知
- 最新四川省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 企业监测方案应包括哪些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