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技术文章
上海市生态环境部门新规:涉企行政检查频次上限明确,企业迎利好!
2025-07-29 13:56:31 来源:sdxinze 一、新规出台背景
在当前经济形势下,企业的稳定发展至关重要。然而,频繁的行政检查不仅会干扰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还会增加企业的时间和人力成本。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的意见》及本市相关工作要求,上海市生态环境部门近日发布公告,明确了涉企行政检查的年度频次上限及相关规定。
二、新规核心内容
(一)年度检查频次上限
上海市生态环境部门规定,对同一检查对象实施计划性行政检查的年度频次不超过2次。这一规定旨在减少不必要的检查,避免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过度干扰。
(二)特殊情况不受限制
尽管设定了年度检查频次上限,但以下特殊情况仍不受该限制:
投诉举报、转办交办、媒体曝光:如果企业因投诉举报、上级部门转办交办、媒体曝光等问题需要进行现场检查,将不受频次上限限制。
数据监测、应急处置:基于数据监测或应急处置需要进行的现场检查,也不受频次限制。
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命令:因履行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命令等法定程序而实施的行政检查,同样不受频次限制。
(三)其他相关规定
国家及本市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这意味着如果国家或本市有更具体或特殊的规定,将优先适用。
三、新规对企业的影响
(一)稳定企业预期
明确检查频次上限,有助于稳定企业对监管环境的预期。企业可以据此预判行政检查的总量,减少因频繁迎检导致的生产经营中断,从而降低时间和人力成本。
(二)优化营商环境
这一规定是上海市生态环境部门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的重要举措。通过规范行政检查行为,避免无计划、超频次检查,为企业创造更加稳定、可预期的经营环境。
(三)提升监管效能
新规的实施并不意味着放松监管,而是通过更加科学、合理的监管方式,提升监管效能。对于存在环境问题的企业,监管部门依然会依法依规进行严格检查和处理。
四、其他地区的类似改革
近期,厦门、苏州等地也在同步推进检查规范化改革,形成“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区域典范。这些地区的改革举措,为全国其他地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
五、结语
上海市生态环境部门明确涉企行政检查频次上限,是落实国务院相关要求的具体行动,也是优化营商环境、稳定企业发展的重要举措。这一规定将有助于减少企业迎检负担,提升监管效能,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希望更多地区能够借鉴这一经验,为企业创造更加良好的经营环境。
上一篇:没有了下一篇:五部委联合发文,石化化工行业老旧装置摸底评估启动!VOCs治理迎来新机遇新发布
-
产品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