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当前环保监管日益严格的背景下,涉VOCs(挥发性有机物)企业的规范化管理成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佛山市生态环境局整理的《涉VOCs企业全流程规范化管理》主题宣讲材料,为相关企业提供了全面的合规指南和正反面案例,帮助企业提升管理水平,确保环保达标。
一、法律法规与技术规范:合规管理的基础
(一)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明确企业排放VOCs的合规要求,如第九十九条和
一百零八条规定,企业需在密闭空间或设备中进行生产活动,安装并使用污染防治设施。
《排污许可管理条例》:第三十四条和第三十六条对排污单位的排放浓度、排放量及监测方案提出要求,确保企业合法合规排放。
《广东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第七十五条和第七十六条细化了企业操作规程和台账管理的具体要求,进一步规范企业行为。
(二)技术规范
《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控制标准》(GB37822-2019):规定了VOCs无组织排放的控制要求,包括废气收集、处理设施的运行条件等。
《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指南》(HJ-819):要求企业对排放的VOCs进行监测并保存原始记录,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佛山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加强活性炭吸附工艺规范化设计建设与运行管理的通知》:针对活性炭吸附工艺的规范化管理提出具体要求,确保治理设施的有效运行。
二、收集治理的管理要求:确保VOCs有效控制
(一)完善有机废气密闭收集
密闭设备与空间:涉VOCs生产工序应采用密闭设备或在密闭空间内进行,确保废气排至废气收集处理系统。例如,涂料生产、化工反应等环节应采用密闭设备。
局部气体收集措施:对于无法密闭的工序,应采取局部气体收集措施,如设置集气罩。根据《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控制标准》,集气罩开口面*远处的控制风速不低于0.3m/s。
分类收集:企业应根据生产工艺、废气性质等因素,对VOCs废气进行分类收集,以提高治理效率。
(二)加强无组织废气收集
容器管理:盛装VOCs物料的容器应存放于室内或专用场地,并在非取用状态时加盖、封口,保持密闭。
厂区内监控:厂区内无组织排放监控点的非甲烷总烃小时平均浓度值不得超过6mg/m³,任意一次浓度值不得超过20mg/m³。
(三)确保治理设施正常运行
高效治理设施:企业应采用高效的VOCs治理设施,如活性炭吸附、催化燃烧等,并确保设施正常运行。例如,活性炭应定期更换,避免失效。
数据接入与管理:治理设施的运行数据应接入市平台,便于监管部门实时监控。同时,企业应规范设置采样口和采样平台,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
三、台账管理:记录与追溯的关键环节
(一)环境管理台账
记录内容:企业应建立环境管理台账记录制度,记录主要生产设施、污染防治设施运行情况以及污染物排放浓度、排放量等信息。台账记录保存期限不得少于5年。
台账类型:
含VOCs原辅材料台账:记录含VOCs原辅材料的名称、VOCs含量、采购量、使用量、库存量等。
废气治理设施运行管理台账:记录废气收集与处理设施的关键参数、启动和停止时间、耗材更换记录等。
危废台账:整理危废处置合同、转移联单及危废处理方资质佐证材料。
(二)记录存储与保存
纸质存储:台账应存放于保护袋、卷夹或保护盒中,由专人签字、定点保存,并采取防光、防潮等措施。
电子存储:企业可利用信息化手段,将台账信息录入电子系统,便于查询和管理。
四、正反面案例:实践中的经验与教训
(一)反面案例
车间管理不善:生产时车间门敞开,导致废气外逸;集气罩过小,未能有效收集废气;溶剂桶在未取用时处于敞开状态。
治理设施失效:活性炭长时间未更换,已失效;水帘柜、喷淋塔长期未清理,导致治理效果下降。
台账管理混乱:台账记录不完整,数据不准确,无法满足环保要求。
(二)正面案例
密闭管理:生产车间采用双层密闭模式,确保废气不外逸。
高效治理设施:采用高效的VOCs治理设施,并定期维护,确保设施正常运行。
规范台账管理:台账记录完整、准确,数据接入市平台,便于监管部门实时监控。
五、结语
涉VOCs企业的全流程规范化管理是企业合规运营的重要保障。通过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完善废气收集治理措施,加强台账管理,企业不仅能够有效减少VOCs排放,还能提升自身的环境管理水平,避免因环境违法而面临的高额罚款和停产整治风险。希望广大涉VOCs企业能够认真学习、对照自查,全面提升管理水平,为保护大气环境贡献力量。